斯贝发动机传奇

世界各地新闻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J9 ,J10,J20 都是典型的截击机设计。而且都是大推。 至于J8II,完全是辣鸡。 三代机的高机动性敏捷性设计被证明在F22出来后没啥用,很快还是要进入高空高速的时代。 所以可以跳过三代机的时代。 截击机搭配攻击机。因为傻子才格斗。

以国内有限的工业能力,2条发动机线能干下来就不错了。

一条R29-R35-- 低涵道涡扇,截击机、战斗机发动机,
一条斯贝--TF41--民用涡扇。 这条路线用于攻击机、轰炸机(4发H6),民航(三叉戟,或4发的小707)。

这样军民兼顾,型号少。难度低。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涡扇发动机不像飞机,飞机所需要研发费用远小于涡扇发动机,歼10研发花费40亿,涡扇10总共花费1000亿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涡扇15 原始技术来自俄罗斯,1995年6月,中俄签订了转让R-79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协定。1996年8月,俄罗斯的“联盟”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向中国方面交付了R-79发动机的全套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特别是引进了制造R-79发动机核心机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制造工艺资料。1998年不仅购买了用于雅克-141的R-79B-300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同时也取得了莫斯科联盟航空发动机科技集团研制的推力为20吨的R1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R179-300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为垂直起飞歼击机雅克141研制的R-79V-300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也没有造出来。从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了涡15的研发。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涡扇15 原始技术来自俄罗斯,1995年6月,中俄签订了转让R-79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协定。1996年8月,俄罗斯的“联盟”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向中国方面交付了R-79发动机的全套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特别是引进了制造R-79发动机核心机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制造工艺资料。1998年不仅购买了用于雅克-141的R-79B-300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同时也取得了莫斯科联盟航空发动机科技集团研制的推力为20吨的R1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R179-300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为垂直起飞歼击机雅克141研制的R-79V-300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也没有造出来。从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了涡15的研发。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南华早报都也报道了我国歼-20换装涡扇-15发动机量产,同时称我国涡扇15发动机有三款在同时研发,推力分别是15.5吨,18.2吨、和24吨,歼-20标配发动机已经达到19吨,起飞距离已经低于200米,最大推力超24吨将用于单发舰载机。

俄罗斯消息人士称,涡扇-15发动机会在涡轮机部分温度接近最大运行参数时,推力急剧下降的情况。文章还称,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购买俄罗斯土星公司为苏-57战机打造的“产品-30”发动机的可能性。这是今年4月份的消息。这说明经过长时间的试车后,涡扇15开始了最终的极限试车,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这样的情况将可能造成飞机空中失速。

俄罗斯媒体《科学与技术》杂志近期文章显示,我国新型的涡扇-15发动机取得重大进展,推重比突破10,加力推力高达18吨,不加力推力为14.9吨,与一代歼-20所装备的AL-31F相比,总消耗量平均高出27%,如果加力,则再增加9%至10%,因此判定,使用涡扇-15发动机将需要意料之外的高燃油投入。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中俄于1992年春天开始展开艰苦谈判,在经过3年的拉锯之后,因为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很差,用于军工科研的经费很少很少,又因为在92年明斯克马丘丽莎会议雅克-141被终止后,R-79发动机没有了使用对象,又没有其他的战斗机使用此发动机,所以“联盟”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原图曼斯基发动机设计局)的经济状况很差,在这种状况下,1995年6月,中俄签订了转让R-79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协定。1996年8月,俄罗斯的“联盟”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向中国方面交付了R-79发动机的全套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特别是引进了制造R-79发动机核心机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制造工艺资料。遗憾的是用于雅克-141的R-79B-300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却没有得到。
后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俄罗斯经济也陷入多重危机,中国此时不仅购买了用于雅克-141的R-79B-300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同时也取得了莫斯科联盟航空发动机科技集团研制的推力为20吨的R1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R179-300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为垂直起飞歼击机雅克141研制的R-79V-300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1996年初,江和甫协同刘大响院士负责组织“九五”国防重大背景(垂直起降歼击机的计划)的预研项目——某新型涡扇发动机(以R-79发动机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关键技术预研工作。组织完成R-79发动机的核心机的测绘仿制工作;R-79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三大核心部件等比例的测绘仿制工作。进行理论方法、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的探索研究;以突破先进部件关键技术为主,重点围绕三大高压部件等比例全尺寸试验件的工程设计和试制及试验以及其相关的强度、控制等系统进行综合应用研究,在三大核心部件的测绘仿制中,大胆倡导采用了航空动力许多前沿设计技术成果和大量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从而突破了120余项关键技术。
624所在取得了莫斯科联盟航空发动机科技集团研制的推力为20吨的R-79-300发动机设计方案和R-79M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后,研制了YWH一30—27核心机,YWH一30—27核心机就是以R-79发动机核心机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的.CJ-2000是以YWH一30—27核心机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的,WS-15是CJ-2000的型号研制的代号。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部门采用了一种折中的策略,打算先仿制D-30K P2发动机研发一种替代型号,作为运-20目标发动机涡扇-20的研制备份,一旦涡扇-20不顺利,则保证运-20不受影响。这个发动机就是涡扇-18。

涡扇-18是在仿制测绘D-30K P2发动机的基础上,结合部分我们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研制的国产化型号,由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发制造。

目前,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公开资料来看,中国并没有继续向俄罗斯进口D-30K P2发动机的打算,至于涡扇-18的进度,早在2014年12月6日,就有外媒发布图片表明,某型国产发动机在伊尔-76验证机平台上首飞成功,这应该就是指涡扇-18发动机,此后,涡扇-18发动机一直在验证机平台上进行飞行验证,各项指标已经趋于成熟。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部门采用了一种折中的策略,打算先仿制D-30K P2发动机研发一种替代型号,作为运-20目标发动机涡扇-20的研制备份,一旦涡扇-20不顺利,则保证运-20不受影响。这个发动机就是涡扇-18。涡扇-18是在仿制测绘D-30K P2发动机的基础上,结合部分我们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研制的国产化型号,由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发制造。

目前,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公开资料来看,中国并没有继续向俄罗斯进口D-30K P2发动机的打算,至于涡扇-18的进度,早在2014年12月6日,就有外媒发布图片表明,某型国产发动机在伊尔-76验证机平台上首飞成功,这应该就是指涡扇-18发动机,此后,涡扇-18发动机一直在验证机平台上进行飞行验证,各项指标已经趋于成熟。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涡扇-20是以涡扇-10“太行”发动机的核心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高涵道比无加力后燃室的新型发动机,它与以F101军用发动机核心机发展而来的大名鼎鼎的CFM-56发动机处于统一技术水平,其综合性能明显优于D-30KP-2发动机。

目前,涡扇-20已经开始进入飞行试验平台进行运-20的本机装机适配和飞行试验,这表明其已经经过了原型机整机地面试验、长久试车、高空台试验等多个阶段,进入了原型机定型前的最后阶段。从技术角度看,如果飞行试验平台上的试飞一切顺利的话,下一步涡扇-20将安装在批生产型的运-20运输机上,进入小规模低速试生产阶段,并等待进一步的定型和全面批生产。由此看来,涡扇-20的研制已经接近尾声。
freemind
帖子: 4317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Re: 斯贝发动机传奇

帖子 freemind »

1963年1月,沈阳发动机研究所(606所)根据空军要求改进轰-5轰炸机而提出的技术指标,在涡喷-6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一种后风扇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定名为涡扇-5。该型发动机为单转子、无加力后风扇发动机,1971年装于一架轰-5上进行了多次滑跑试验。当时只装了一台涡扇-5,这架飞机被称为轰-5改。后空军撤消了对轰-5改进的计划,涡扇-5于1973年5月停止研制。

涡扇-5的研制是我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且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距离并不长,但后风扇式不是涡扇发动机技术的主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