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银行(SVB)倒闭两天后,美国监管机构3月12日宣布再关闭总部位于纽约的标志银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大银行倒闭事件。纽约监管机构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宣布关闭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称,关闭该银行的举措是为了防止银行业危机持续蔓延。
监管机构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接管人,负责处置标志银行的资产,并承诺自3月13日起,储户可以提前存款。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兼亿万富翁阿克曼(Bill Ackman)认为,尽管当局在硅谷银行倒闭后进行了干预,以提振人们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但更多银行可能会倒闭。
据标志银行公布的报告,截至3月8日,银行的存款余额共计891.7亿美元。纽约金融服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该银行拥有约1103.6亿美元的资产。FDIC为标志银行设立了一个继任银行,以确保银行储户能取回资金。FDIC说,标志银行的储户和借款人将自动成为该继任银行的客户。
标志银行是一家与加密货币行业相关的大型贷款机构,在纽约、康涅狄格、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北卡罗来纳州设有私人客户办事处,有九条全国性业务线,包括商业房地产和数字资产银行。
继硅谷银行倒闭后 纽约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关闭
Re: 继硅谷银行倒闭后 纽约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关闭
新雷曼危机?硅谷银行倒闭 引发金融业巨震(图)
作者:文龙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已经接管美国硅谷银行(SVB),引发连锁反应,穆迪降评、上海浦发硅谷银行撇清关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召集会议进行风险评估.....会引发新一场“雷曼危机”吗?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硅谷银行(SVB)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并寻求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元(美元,下同),以避免流动性危机。市场担忧的是,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或许远比预期的更严重。
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硅谷银行(SVB),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为保护投保的储户,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建了存款保险国家银行(DINB),硅谷银行在关闭时,作为接管人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需立即将硅谷银行所有受保存款转移到DINB。
受该消息影响,上市的银行股领跌,金融业巨震。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此前疫情期间,初创公司、创投机构客户们的大量现金存入硅谷银行,2020年第一季结束时只有600多亿元,到2022年第一季结束增至约2000亿元。
乍看硅谷银行投资最安全的资产,即长期国债及政府担保抵押贷款债券,到2021年底为1280亿元。这些证券基本上没有倒债风险,但随着美联储连番大幅度加息,市场利率变高许多,让硅谷银行的债券价格突然之间在公开市场远低于银行自己的帐目,结果便是亏本出售。
硅谷银行2022年底未落实的证券投资组合亏损升到170亿元以上,同一时间客户无法由首次公开上市或其它渠道筹到资金,只好来提款;硅谷银行同时难以吸引新存款,再加上其它风险叠加,终致硅谷银行倒闭。
硅谷银行或将成为美国银行业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它美国银行有可能不得不效仿硅谷银行,亏本抛售证券以应对流动性危机。会引发新一场“雷曼危机”吗?
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不过,分析师表示,硅谷银行倒闭产生的危机可能受限的一个原因,是硅谷银行以向风险投资公司,以及私有的科技公司客户提供贷款闻名。投行RBC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凯瑟狄(Gerard Cassidy)对CNBC表示,硅谷银行的崩溃,不代表其是“矿坑中的金丝雀”,加上硅谷银行的风险敞口相当独特,意味着这不一定会蔓延至其它银行。
美国财政部在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耶伦3月10日召集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理署的领导人举行会议,讨论围绕硅谷银行的事态发展。耶伦称,美国的银行系统“依旧坚韧”,监管机构“拥有有效的工具”来应对围绕硅谷银行的事态发展。
受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拖累,由浦发和硅谷银行共同发起成立、各持股比例50%的上海浦发硅谷银行,在3月11日上午紧急声明称,浦发硅谷银行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拥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
浦发硅谷银行表示,作为中国首家科技银行,浦发硅谷致力于服务中国科创企业,始终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规范稳健经营。
作者:文龙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已经接管美国硅谷银行(SVB),引发连锁反应,穆迪降评、上海浦发硅谷银行撇清关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召集会议进行风险评估.....会引发新一场“雷曼危机”吗?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硅谷银行(SVB)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并寻求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元(美元,下同),以避免流动性危机。市场担忧的是,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或许远比预期的更严重。
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硅谷银行(SVB),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为保护投保的储户,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建了存款保险国家银行(DINB),硅谷银行在关闭时,作为接管人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需立即将硅谷银行所有受保存款转移到DINB。
受该消息影响,上市的银行股领跌,金融业巨震。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此前疫情期间,初创公司、创投机构客户们的大量现金存入硅谷银行,2020年第一季结束时只有600多亿元,到2022年第一季结束增至约2000亿元。
乍看硅谷银行投资最安全的资产,即长期国债及政府担保抵押贷款债券,到2021年底为1280亿元。这些证券基本上没有倒债风险,但随着美联储连番大幅度加息,市场利率变高许多,让硅谷银行的债券价格突然之间在公开市场远低于银行自己的帐目,结果便是亏本出售。
硅谷银行2022年底未落实的证券投资组合亏损升到170亿元以上,同一时间客户无法由首次公开上市或其它渠道筹到资金,只好来提款;硅谷银行同时难以吸引新存款,再加上其它风险叠加,终致硅谷银行倒闭。
硅谷银行或将成为美国银行业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它美国银行有可能不得不效仿硅谷银行,亏本抛售证券以应对流动性危机。会引发新一场“雷曼危机”吗?
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不过,分析师表示,硅谷银行倒闭产生的危机可能受限的一个原因,是硅谷银行以向风险投资公司,以及私有的科技公司客户提供贷款闻名。投行RBC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凯瑟狄(Gerard Cassidy)对CNBC表示,硅谷银行的崩溃,不代表其是“矿坑中的金丝雀”,加上硅谷银行的风险敞口相当独特,意味着这不一定会蔓延至其它银行。
美国财政部在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耶伦3月10日召集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理署的领导人举行会议,讨论围绕硅谷银行的事态发展。耶伦称,美国的银行系统“依旧坚韧”,监管机构“拥有有效的工具”来应对围绕硅谷银行的事态发展。
受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拖累,由浦发和硅谷银行共同发起成立、各持股比例50%的上海浦发硅谷银行,在3月11日上午紧急声明称,浦发硅谷银行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拥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
浦发硅谷银行表示,作为中国首家科技银行,浦发硅谷致力于服务中国科创企业,始终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规范稳健经营。
Re: 继硅谷银行倒闭后 纽约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关闭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 史上第二大规模银行倒闭事件
美国监管机构于周五(3月10日)紧急没收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资产,这是自十多年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破产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
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储户主要是科技产业从业者和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在储户出于担忧该银行资产负债表而匆忙提款后,该银行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事件,仅次于华盛顿互惠银行。
硅谷银行主要面向科技行业,这意味着整个银行业不太可能像十多年前那样产生连锁反应。最大的那些银行——最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经济问题的银行——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充足的资本。
2007年的那场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至亚洲和欧洲,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华尔街的恐慌导致1847年成立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倒闭。由于各大银行之间的联系紧密,全球金融体系发生连锁反应,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过去整个星期银行业都处于不安状态,硅谷银行的崩溃导致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股价在周五走低,自周一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两位数。
硅谷银行的倒闭速度以令人难以置信,一些行业分析师周五还在表示,这是一家好公司,仍然可能是一项明智的投资。硅谷银行的高管还试图在周五清晨筹集资金并寻找更多投资者。然而,由于股价波动巨大,该银行的股票在华尔街开盘前暂停交易。
美东时间中午前不久,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采取行动关闭了该银行。值得注意的是,FDIC并没有等到当日营业结束才接管银行,那是金融机构有序关闭的典型做法。FDIC无法立即为该银行的资产找到买家,这显示了储户提款的速度之快。该银行剩余的未投保存款现在将被冻结在破产管理中。
FDIC表示,该银行倒闭时的总资产为2090亿美元。目前尚不清楚其存款中有多少超过了25万美元的保险限额,但此前的监管报告显示,该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超过了该限额。
FDIC周五表示,低于25万美元限额的存款下周一早上将可以取用。
硅谷银行今年的状况原本看起来是稳定的,但该银行周四宣布计划筹集多达17.5亿美元以加强其资本状况。这让投资者匆忙撤退,股价暴跌60%,并于周五在纳斯达克开市前进一步下跌。
正如其名所示,硅谷银行是硅谷科技行业的一个主要金融渠道。数百家公司在该银行存有运营资金,如果公司创始人想寻找新的投资者或上市,与硅谷银行建立关系被视为良好的商业意识。
健康公司FarmboxRx首席执行官阿什莉·泰纳(Ashley Tyrner)说:“考虑到硅谷银行的影响力,我们认为与硅谷银行建立关系是合乎逻辑的一步。”虽然泰纳在其他银行有资金可以发工资,但她说,她的公司的利润很大一部分现在都被锁在硅谷银行。
科技股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飙涨,但在过去的18月里受到重创,整个行业都在裁员。硅谷银行与科技行业的联系迅速成为了其负担。
与此同时,该银行还受到美联储抗击通货膨胀和一系列大力加息举措的沉重打击。
随着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债券的价值开始下跌。这通常不是问题,因为下跌只会导致“未实现损失”,这种“损失”不计入银行在未来出现低迷时可以使用的资本缓冲。
然而,当储户变得焦虑并开始提款时,银行有时不得不在这些债券到期之前出售它们以弥补资金外逃。
这正是硅谷银行所遭遇的情况,该银行不得不出售210亿美元的高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存款外逃,并因此亏损了18亿美元。
泰纳说她已经和几个得到风投支持的朋友聊过。她形容那些朋友因为硅谷银行的倒闭而“急疯了”。泰纳的首席运营官周四试图取出公司的资金,但没来得及。
泰纳说:“一位朋友说他们今天无法发工资,并且在不得不通知200名员工时哭了。”
(本文依据了美联社的报道。)
原文标题:硅谷银行破产 美国见证历史上第二大规模银行倒闭事件
美国监管机构于周五(3月10日)紧急没收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资产,这是自十多年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破产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
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储户主要是科技产业从业者和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在储户出于担忧该银行资产负债表而匆忙提款后,该银行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事件,仅次于华盛顿互惠银行。
硅谷银行主要面向科技行业,这意味着整个银行业不太可能像十多年前那样产生连锁反应。最大的那些银行——最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经济问题的银行——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充足的资本。
2007年的那场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至亚洲和欧洲,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华尔街的恐慌导致1847年成立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倒闭。由于各大银行之间的联系紧密,全球金融体系发生连锁反应,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过去整个星期银行业都处于不安状态,硅谷银行的崩溃导致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股价在周五走低,自周一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两位数。
硅谷银行的倒闭速度以令人难以置信,一些行业分析师周五还在表示,这是一家好公司,仍然可能是一项明智的投资。硅谷银行的高管还试图在周五清晨筹集资金并寻找更多投资者。然而,由于股价波动巨大,该银行的股票在华尔街开盘前暂停交易。
美东时间中午前不久,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采取行动关闭了该银行。值得注意的是,FDIC并没有等到当日营业结束才接管银行,那是金融机构有序关闭的典型做法。FDIC无法立即为该银行的资产找到买家,这显示了储户提款的速度之快。该银行剩余的未投保存款现在将被冻结在破产管理中。
FDIC表示,该银行倒闭时的总资产为2090亿美元。目前尚不清楚其存款中有多少超过了25万美元的保险限额,但此前的监管报告显示,该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超过了该限额。
FDIC周五表示,低于25万美元限额的存款下周一早上将可以取用。
硅谷银行今年的状况原本看起来是稳定的,但该银行周四宣布计划筹集多达17.5亿美元以加强其资本状况。这让投资者匆忙撤退,股价暴跌60%,并于周五在纳斯达克开市前进一步下跌。
正如其名所示,硅谷银行是硅谷科技行业的一个主要金融渠道。数百家公司在该银行存有运营资金,如果公司创始人想寻找新的投资者或上市,与硅谷银行建立关系被视为良好的商业意识。
健康公司FarmboxRx首席执行官阿什莉·泰纳(Ashley Tyrner)说:“考虑到硅谷银行的影响力,我们认为与硅谷银行建立关系是合乎逻辑的一步。”虽然泰纳在其他银行有资金可以发工资,但她说,她的公司的利润很大一部分现在都被锁在硅谷银行。
科技股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飙涨,但在过去的18月里受到重创,整个行业都在裁员。硅谷银行与科技行业的联系迅速成为了其负担。
与此同时,该银行还受到美联储抗击通货膨胀和一系列大力加息举措的沉重打击。
随着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债券的价值开始下跌。这通常不是问题,因为下跌只会导致“未实现损失”,这种“损失”不计入银行在未来出现低迷时可以使用的资本缓冲。
然而,当储户变得焦虑并开始提款时,银行有时不得不在这些债券到期之前出售它们以弥补资金外逃。
这正是硅谷银行所遭遇的情况,该银行不得不出售210亿美元的高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存款外逃,并因此亏损了18亿美元。
泰纳说她已经和几个得到风投支持的朋友聊过。她形容那些朋友因为硅谷银行的倒闭而“急疯了”。泰纳的首席运营官周四试图取出公司的资金,但没来得及。
泰纳说:“一位朋友说他们今天无法发工资,并且在不得不通知200名员工时哭了。”
(本文依据了美联社的报道。)
原文标题:硅谷银行破产 美国见证历史上第二大规模银行倒闭事件
Re: 继硅谷银行倒闭后 纽约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关闭
硅谷银行终有着落 银行股应声反弹
美国第一公民银行(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3月27日(周一)宣布,已达成收购两周前倒闭的硅谷银行(SVB),包括所有存款、贷款和分支机构等大部分业务。消息发出后,即刻舒缓了市场对银行业危机的紧张情绪,美股3大指数全面开高。
道琼指数周一开市后上涨0.9%,近290点;标普500涨逾0.8%;纳斯达克也上涨0.64%。此外,银行股也普遍呈上涨趋势,追踪银行机构和公开交易资产表现的KBW地区银行指数早盘上涨2.7%。小型银行存款向大银行流失的状况,已慢慢减缓。
与此同时,为了给第一共和银行更多时间提升资金流动性,联邦政府也在考虑扩大对该行的紧急借贷方案。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第一公民银行的总资产约为1090亿美元,是目前在全美排名前20大的银行集团,自2009年以来完成收购了20多家破产银行。
临时接管硅谷银行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26日发布的声明中指出,第一公民银行将以165亿美元的折扣价,购买硅谷银行价值约720亿美元的资产。不过,硅谷银行约900亿美元的证券及其他资产,仍交由FDIC处理。
第一公民银行首席执行长霍丁(Frank Holding Jr.)周一对投资者表示,“与FDIC的这次交易非常了不起,应该会令银行体系增加信心。”
硅谷银行是美国自2008年金融风暴后倒闭的最大银行。该公司在3月8日披露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后,试图筹募22.5亿美元发行新股。但一些风险资本投资者对其财务的稳定性颇为担忧,并纷纷撤资、售股。仅3月9日一天,该行的提款申请就高达约420亿美元,并导致第二天宣布破产。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引发本次银行股抛售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不断“激进”加息令利率飙涨,硅谷银行的证券投资也随之遭到巨大冲击,这让投资人和储户不安,迅速兑领资金。
FDIC在周日强调,本次交易是透过合并来维持公司的贷款组合及存款弹性,在确保银行拥有稳健的财务状况下,继续保护原有客户与股东的利益。从周一开始,硅谷银行原有储户将自动成为第一公民银行储户,并同时受到FDIC的保护。
目前,硅谷银行的客户将继续使用他们目前的分行,直至他们收到第一公民银行系统转换已经完成的通知。
第一公民银行也表示,合并后该行将具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多样化贷款组合和存款基础。
此外,FDIC还同意,若硅谷银行的商业贷款出现亏损,将与第一公民银行共同承担;如有收益,也一起分享。
美国第一公民银行(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3月27日(周一)宣布,已达成收购两周前倒闭的硅谷银行(SVB),包括所有存款、贷款和分支机构等大部分业务。消息发出后,即刻舒缓了市场对银行业危机的紧张情绪,美股3大指数全面开高。
道琼指数周一开市后上涨0.9%,近290点;标普500涨逾0.8%;纳斯达克也上涨0.64%。此外,银行股也普遍呈上涨趋势,追踪银行机构和公开交易资产表现的KBW地区银行指数早盘上涨2.7%。小型银行存款向大银行流失的状况,已慢慢减缓。
与此同时,为了给第一共和银行更多时间提升资金流动性,联邦政府也在考虑扩大对该行的紧急借贷方案。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第一公民银行的总资产约为1090亿美元,是目前在全美排名前20大的银行集团,自2009年以来完成收购了20多家破产银行。
临时接管硅谷银行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26日发布的声明中指出,第一公民银行将以165亿美元的折扣价,购买硅谷银行价值约720亿美元的资产。不过,硅谷银行约900亿美元的证券及其他资产,仍交由FDIC处理。
第一公民银行首席执行长霍丁(Frank Holding Jr.)周一对投资者表示,“与FDIC的这次交易非常了不起,应该会令银行体系增加信心。”
硅谷银行是美国自2008年金融风暴后倒闭的最大银行。该公司在3月8日披露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后,试图筹募22.5亿美元发行新股。但一些风险资本投资者对其财务的稳定性颇为担忧,并纷纷撤资、售股。仅3月9日一天,该行的提款申请就高达约420亿美元,并导致第二天宣布破产。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引发本次银行股抛售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不断“激进”加息令利率飙涨,硅谷银行的证券投资也随之遭到巨大冲击,这让投资人和储户不安,迅速兑领资金。
FDIC在周日强调,本次交易是透过合并来维持公司的贷款组合及存款弹性,在确保银行拥有稳健的财务状况下,继续保护原有客户与股东的利益。从周一开始,硅谷银行原有储户将自动成为第一公民银行储户,并同时受到FDIC的保护。
目前,硅谷银行的客户将继续使用他们目前的分行,直至他们收到第一公民银行系统转换已经完成的通知。
第一公民银行也表示,合并后该行将具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多样化贷款组合和存款基础。
此外,FDIC还同意,若硅谷银行的商业贷款出现亏损,将与第一公民银行共同承担;如有收益,也一起分享。
Re: 继硅谷银行倒闭后 纽约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关闭
硅谷银行破产:是否预示着硅谷的低谷?
硅谷银行的闪崩、接管、破产,走出这三步只用了48小时。
一家看来很稳健的银行,怎么就破产了?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还要从疫情期间的美联储疯狂印钞助推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说起。
2020年3月,为了刺激消费,应对疫情的影响,美联储几乎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点的0。于是,科技创业公司的大量的低息存款,也就投桃报李地涌入了硅谷银行。到了2021年,硅谷银行的客户存款规模增长到了782亿美元。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钱和因美国经济明显疲弱而造成的银行贷款需求不旺,银行管理层犯了难,钱太多了放在哪儿?所以,就出现了空转问题。
从财务数据看,在硅谷银行2117亿美元的总资产中,商业贷款只有584亿美元,占比27.5%。按揭贷款131亿美元,占比6.2%;而投资证券共1200亿美元,占比高达57%,其中按公允价值(AFS)计价的可供出售资产260亿美元,以摊余成本计价的持有到期类资产(HTM)913亿美元,还有26亿美元流动性差的、无法交易的证券或股权投资基金。
过去40年间,这些比重不大的操作手法曾若干次给硅谷银行带来可观的回报,但审慎的经营层一直把它们控制在很小规模的范围内。
危机发生后,这些流动性差的资产就会大幅贬值甩卖,而甩卖资产的行为又会撩拨市场敏感的神经。于是,引发挤兑的流言,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这对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来说,都是致命的。
硅谷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硅谷的科技企业。从20世纪初至今,这些科技企业已经历了20年的繁荣,科技企业的估值和股价算是水涨船高,形成了不小的泡沫。
但进入2021年,此前那些被流动性推高的科技企业估值,开始持续回落,全球科技行业一夜入冬,创业投资风潮迅速降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在被吃干抹净,更别提什么创新了。去年以来,美国的科技企业接连大规模的裁员,也侧面说明了美国科技巨头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于是,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健康状况也开始急转直下。
此后,美联储狂飙式加息导致债券价格大跌,流动性变得稀薄。美国30年期按揭利率从2.7%上升到6.7%,短短一年上升400个基点。
这也成为了压垮硅谷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
硅谷银行的危机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它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关联甚密,还因为有人将硅谷破产事件跟雷曼进行了对比。
但硅谷毕竟跟2008年的“雷曼危机”不一样,因为一直到破产前,硅谷银行都是个优等生。硅谷银行底层资产质量良好,持有的国债和房屋抵押贷款证券都是优质资产,这和次贷危机时期是完全不同的,它的银行同业借贷不过是200亿美元。它也不过度依赖短期融资,本身业务并没有太大问题。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为2090亿美元,存款超过1750亿美元。
而且它是一家特殊的银行,在美国银行业不具有普遍性。它和硅谷共同成长,做了别的银行做不来的事情,即向创业企业提供贷款(高风险企业也可以借点钱)。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最近两年规模膨胀太快了,被动进入了不熟悉的投资领域。截至目前,它上千亿的持有到期类资产(HTM)都是以政府债券为主。所以,据传美财政部率银行监管部门、联邦存款保险机构上门简单翻看了一下账册,当天就宣布接管。
硅谷银行宣告破产之后,美国大量的企业家联名签署请愿书,要求美国政府出手救市,支持存款者的权益。
对于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全球危机,华尔街的从业人士们相对乐观——政府的迅速反应有效制止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硅谷银行的客户类型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块,不至于引发全面崩盘。
确实,从体量来上看,硅谷银行只属于中等规模银行,尚不具备“系统重要性”,至多是一个区域性、边缘性的风险事件。而作为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下,是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AIG,雷曼、花旗、贝尔斯登,摩根史丹利和高盛也一度处于破产边缘。
而且,当前美国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情况远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无论是从贷存比、流动资产比例,还是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欧美大银行财务指标远胜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而且,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各部门资产负债表仍较健康。
显然,目前来看,硅谷银行的破产不会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太大的影响。
但是,乐观归乐观,表态归表态,怕的是“厨房里还有别的蟑螂。”
美国《商业内幕》今日报道称,美国前总统川普(特朗普)表示,鉴于美国经济当前走势,以及有关美国史上最大增税的提议,不难发现拜登政府或将成为现代版的胡佛政府。“我们将经历一场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作为证据,银行已经开始倒闭。”
硅谷银行的闪崩、接管、破产,走出这三步只用了48小时。
一家看来很稳健的银行,怎么就破产了?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还要从疫情期间的美联储疯狂印钞助推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说起。
2020年3月,为了刺激消费,应对疫情的影响,美联储几乎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点的0。于是,科技创业公司的大量的低息存款,也就投桃报李地涌入了硅谷银行。到了2021年,硅谷银行的客户存款规模增长到了782亿美元。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钱和因美国经济明显疲弱而造成的银行贷款需求不旺,银行管理层犯了难,钱太多了放在哪儿?所以,就出现了空转问题。
从财务数据看,在硅谷银行2117亿美元的总资产中,商业贷款只有584亿美元,占比27.5%。按揭贷款131亿美元,占比6.2%;而投资证券共1200亿美元,占比高达57%,其中按公允价值(AFS)计价的可供出售资产260亿美元,以摊余成本计价的持有到期类资产(HTM)913亿美元,还有26亿美元流动性差的、无法交易的证券或股权投资基金。
过去40年间,这些比重不大的操作手法曾若干次给硅谷银行带来可观的回报,但审慎的经营层一直把它们控制在很小规模的范围内。
危机发生后,这些流动性差的资产就会大幅贬值甩卖,而甩卖资产的行为又会撩拨市场敏感的神经。于是,引发挤兑的流言,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这对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来说,都是致命的。
硅谷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硅谷的科技企业。从20世纪初至今,这些科技企业已经历了20年的繁荣,科技企业的估值和股价算是水涨船高,形成了不小的泡沫。
但进入2021年,此前那些被流动性推高的科技企业估值,开始持续回落,全球科技行业一夜入冬,创业投资风潮迅速降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在被吃干抹净,更别提什么创新了。去年以来,美国的科技企业接连大规模的裁员,也侧面说明了美国科技巨头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于是,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健康状况也开始急转直下。
此后,美联储狂飙式加息导致债券价格大跌,流动性变得稀薄。美国30年期按揭利率从2.7%上升到6.7%,短短一年上升400个基点。
这也成为了压垮硅谷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
硅谷银行的危机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它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关联甚密,还因为有人将硅谷破产事件跟雷曼进行了对比。
但硅谷毕竟跟2008年的“雷曼危机”不一样,因为一直到破产前,硅谷银行都是个优等生。硅谷银行底层资产质量良好,持有的国债和房屋抵押贷款证券都是优质资产,这和次贷危机时期是完全不同的,它的银行同业借贷不过是200亿美元。它也不过度依赖短期融资,本身业务并没有太大问题。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为2090亿美元,存款超过1750亿美元。
而且它是一家特殊的银行,在美国银行业不具有普遍性。它和硅谷共同成长,做了别的银行做不来的事情,即向创业企业提供贷款(高风险企业也可以借点钱)。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最近两年规模膨胀太快了,被动进入了不熟悉的投资领域。截至目前,它上千亿的持有到期类资产(HTM)都是以政府债券为主。所以,据传美财政部率银行监管部门、联邦存款保险机构上门简单翻看了一下账册,当天就宣布接管。
硅谷银行宣告破产之后,美国大量的企业家联名签署请愿书,要求美国政府出手救市,支持存款者的权益。
对于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全球危机,华尔街的从业人士们相对乐观——政府的迅速反应有效制止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硅谷银行的客户类型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块,不至于引发全面崩盘。
确实,从体量来上看,硅谷银行只属于中等规模银行,尚不具备“系统重要性”,至多是一个区域性、边缘性的风险事件。而作为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下,是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AIG,雷曼、花旗、贝尔斯登,摩根史丹利和高盛也一度处于破产边缘。
而且,当前美国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情况远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无论是从贷存比、流动资产比例,还是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欧美大银行财务指标远胜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而且,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各部门资产负债表仍较健康。
显然,目前来看,硅谷银行的破产不会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太大的影响。
但是,乐观归乐观,表态归表态,怕的是“厨房里还有别的蟑螂。”
美国《商业内幕》今日报道称,美国前总统川普(特朗普)表示,鉴于美国经济当前走势,以及有关美国史上最大增税的提议,不难发现拜登政府或将成为现代版的胡佛政府。“我们将经历一场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作为证据,银行已经开始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