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书香门第 父母都是“复旦人”

世界各地新闻
freemind
帖子: 4378
注册时间: 周六 3月 27, 2021 6:55 pm

出身书香门第 父母都是“复旦人”

帖子 freemind »

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刘正10日在博客上写到,姜文华中学就读复旦附中,其父
母也在复旦大学工作。而他大学本科也在复旦大学。因此,姜文华称得上是“老复旦”
。在姜文华从苏州大学转到复旦任教后,“年年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并且多篇论文在
SCI上发表。在任何一个大学都满足了晋升和破格晋升教授的资格。奇怪的是:依然每
年晋升教授的机会没有他。他依然没有请客送礼走关系,老老实实教学和科研,等待院
领导和高评委们良心发现。”

刘正说,“我是高评委,每年参与晋升正教授的审核和教师续聘考核,也曾经是复旦大
学某学院的高级职称外聘高评委(国家规定:晋升正教授必须要有三名外校高评委参与
审核和投票)。而另一个高评委私下透露,每次都是王永珍不同意姜文华晋升,理由是
政审不合格。而王永珍曾经逼得一个复旦女生跳楼自杀,足见这个人是怎样一个酷吏和
冷血动物。他认为,王永珍之所以被姜文华杀害,是其作为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统治阶层
一贯的权利傲慢所致。

谁在逼姜文华杀人?

外界普遍认为,姜文华杀死王永珍与其不被续聘有关。近几年来,中国重点大学大规模
引进海归博士、博士后任教,定了很高的科研目标。而高校与新入职教师约定一定聘期
内须晋升到高级职称,达到要求者可获得长期聘用,未达到要求者不再续聘,这就是“
非升即走”模式。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学界除了充斥严重的裙带之风,同时因为这套“非升即走”模式
,衍生出学术造假的问题。教师须以6年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申请到的资
助项目数量为考核标准。但在中国,如果没有权力资源,学者们无论是发论文还是申请
项目都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学者通过正常途径根本无法做到。问题在于很多期刊人际关
系是关键,逼得很多青年教师尽可能去找资源,膜拜那些掌控期刊的大佬。没有关系有
钱也行,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业内潜规则高的达到7、8万,低的都要3、5万。

压垮姜文华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中国,没有地方讲理

舆论普遍认为,姜文华就算聘任不公平,也不至于发生凶杀事件,因为姜文华可以再找
工作,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且杀人呢?有评论认为,该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
社会问题——没有地方讲理。